是計畫,也是巧合。2013年農訓協會所舉辦的第一場訓練就是「農會新進職員訓練班」,新進職員向來都是我們最重視的訓練對象,所以對他們的要求也最高。除了為期兩週扎實的課程安排外,如小組隊呼的設計與演出,都是為了凝聚不同農會學員間的情誼,而時有佳作的新進人員,總會讓訓練處同仁驚艷。
「為了防止農業被破壞,為了保護農民的權益,貫徹愛與正義的農會戰士,可愛又迷人的新進職員,我們是穿梭在銀河的第八小組。」這是第八組隊呼中的台詞,一群農會新鮮人的集體創作,簡單又直接的點出了農會的責任與存在價值,歡迎大家登入Facebook「農訓協會粉絲團」,就可以欣賞到他們的巧思與付出。
而在去年底舉開的「挑戰21世紀農會創新經營策略之輔導發展計畫」結案會議裡,所有參與計畫執行的顧問們,彙整忙碌了一整年的輔導經驗,幫農會提出了許多策略方向與針貶建言。如林文集顧問就有感而發的提出未來的農會評鑑新指標,他認為應在現有評鑑標準中再加上對回鄉青年的關懷、與所在社區的連結關心、對其他產業搶地搶水的捍衛、對在地文化的保存、對當地優良農產品的推廣以及在休閒與文創領域的表現等。
另外,李孟娜顧問則直言「農會現行制度,在農業界勉強ok,但要投入商業界競爭就不ok了!」,她坦率的建議未來農會經營應朝向「透明化」與「數據化」的方向改變。這些顧問都具有多年的農會輔導經驗,對農會更有愛之深責之切的深厚情感,而我給顧問們的回應則是「農會還是農會,農會不是企業。」所以她更容易落入「不以營利為目的,卻又需要賺錢」的迷失中。單純的扮演過去百年農會的角色,農會可以不做改變;但如果想賺錢,則必須用心聆聽這些顧問們的建議與策略。
「社會企業」或許是未來農漁會發展的選項之一,轉型為一家同時能做公益和賺錢的公司。如同王文華所說的「賺錢不是目的,而是結果。能夠賺錢,才能自給自足,組織才能永續經營。公益組織若能從日常營運中賺到錢,就不需要依賴朝不保夕的補助或捐贈。畢竟市場機制,比人們的善心,來得客觀。」當然,社會企業處理獲利的方式也跟一般企業不同,「我們若賺到錢,不像一般公司分配給股東。而是把賺到的錢全部再丟回資金中,投資更多團隊,讓更多社會企業出現,創造更大的公益效應。」。這些日子,不斷的在許多媒體上看到回鄉青年的報導,無論是衣錦還鄉或是敗歸故里,總是能在故鄉的農漁村找到一絲溫暖與東山再起的機會,農漁會就可以適時的發揮「社會企業」的功能,投資團隊,整合力量,幫助年輕人,也幫助了自己。
企業文化雖然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如同Flamholtz與Randle在《Corporate Culture》一書中提到的「它滲透在組織的各個角落,而且對組織的成功與失敗,有著深遠的影響。」如何將農漁會的企業文化形塑為一項高附加價值的「無形資產」,而不是「有害文化」。新的一年、新的挑戰,都考驗著每一位農漁會領導人的智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