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期間,接到歐洲農業資訊科技發展協會(EFITA)即將於六月份舉辦的年會邀請卡,今年的大會主題是「建構在資通訊科技創新上的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rough ICT innovation)。而舊曆年前,同樣吸引大眾注目的還包括《商業周刊》在7-ELEVEn的上架風波,除了整個事件發展有許多值得探討與學習的議題外,也再一次印證了廣大鄉民「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沛然莫之能禦的驚人之處。
在《THE 3rd SCREEN》一書中,Chuck Martin提到在第一螢幕(電視)的時代,是行銷人員能掌控大局的一對多傳播模式。第二螢幕(電腦)則是從大眾行銷移轉至參與式行銷,透過網路,消費者就能獲得有關產品與服務的大量資訊。而第三螢幕(智慧型手機)則讓前兩次革命相形失色,它結合了電腦的運算能力與行動科技,徹底改變了人類的活動、互動、消費與生活方式,而企業的挑戰與機會就在於參與消費者的對話,並思索如何替這種溝通增值。
而去年八月號的《數位時代》則以新鮮科技為題,大篇幅的報導新農業革命,從生產革命、營運革命到產銷革命,從郭台銘介紹到楊儒門等諸多農業相關人物與科技,卻獨漏台灣342家農漁會。事實上,過去幾年農漁會在配合政府農業科技政策上也有具體的表現,譬如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430個遍佈全台的「農業電子看板」建置,讓弱勢農漁民可以容易的獲得農漁氣象與行情報導等即時資訊,成功的縮短城鄉間的資訊落差。而農訓協會在2012年發表的第一支App搶鮮機(TaiwanFresh),也成功的將1600多樣農漁產品資訊傳達到了全世界。
但是,在這個資訊科技快速變遷的時代中,這樣的努力似乎還是不夠的,如同《鄉民都來了》的Clay Shirky在〈每個人都是一個媒體〉一章中提到的「我們的社交工具移除了公開表達意見的舊有障礙,也打破了大眾媒體的高進入門檻。其結果就是以往媒體專業人士所專有的權力現在已經交到了業餘群眾的手上。」而台灣農漁業界正應該致力於尋找與培養具備這種能力的業餘群眾,給他們機會與舞台,運用他們熟悉的資通訊能力,結合台灣農漁村厚實的文化底蘊與人際溫暖,將我們的農漁產品、農漁村魅力介紹給全世界的好朋友,告訴他們,我們的農漁民熱烈的歡迎他們到台灣農漁村來奉茶、來作客。
在《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的出版序中也提到「如果有所謂的數位落差,那不只存在於城鄉之間,更重要的是存在於舊部門、舊市場、舊主管、舊官僚對新世界的陌生。」不管您是仍在觀望或者是已經進入第三螢幕的競賽中,如何善用資通訊科技的優勢與商機以及避免它連帶所造成的傷害是同等重要的,正如同Nicholas Carr所說的:「文化不只是Google所謂『全世界的資訊』的總和,其內容也不可能全部化為二進位的程式碼後上傳到網路上。文化若要維持生機,必須要在每一個世代的每一個頭腦裡更新。把記憶外包出去,文化就會凋零。」或許Stephen R. Covey的《第三選擇》是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兩難問題的關鍵思維,讓台灣農民都能擁有手拿手機的便利、腳踩泥土的踏實、緊抓市場的敏銳與遠眺青山的自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