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影響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莫過於歐巴馬的就任美國總統;而在同一年,全台灣的農漁會也即將產生342位領導人,無論是新任或是連任,他們都和歐巴馬一樣要面對橫阻在眼前的諸多困境。


        就如同吳念真所說的:「這個律師有故事,而且還會講故事。」,196184出生於夏威夷的他,童年的生活原本可能被編寫成一齣悲情的孤雛淚,然而單親的家庭與黑色的皮膚並未障礙他。樂觀的歐巴馬始終相信正向的態度能夠改變命運,而Change(改變)正是他的主要競選口號。為了終結60年代至今的文化價值論戰;為了超越黑白之間的激烈種族衝突,他透過一場又一場激勵人心的演說,將他的思想與價值傳達給全國民眾。


        回顧1967年的夏天,全美一百多個城市發生暴動,事後聯邦政府特別調查委員會的結論為「美國有兩個社會,一個黑,一個白,是分開且不平等的。」。這正是歐巴馬必須面對的問題,他演說的主軸之一正是「打造共同立場」,強有力的手勢中傳達出「慷慨的美國」、「自由與機會的光芒」與「相信在這個國家沒有不可能的事」等有助於構築相同立場的遣詞用句。另外,當論及美國人共同的挑戰時,他不忘關心失去工作,又面臨還要支付兒子醫藥費的父親的窘迫,「討論民之所欲:贏得感性與理性的雙向支持」正是歐巴馬演說的第二個主軸。而第三個演說主軸也是最重要的「傳遞願景」,他一字一句鮮活的用詞,在所有聽眾的心中描繪出一個清晰又充滿希望的「美國夢」。這就是歐巴馬!


        在這個機會點上,台灣342位農漁會領導人與歐巴馬一樣,經過激烈的競爭,高擎起帶領夥伴們迎戰全球經濟大蕭條的領袖大旗。如何打造農漁會與農漁民之間的共同立場?如何透過具體的計畫關懷弱勢的農漁民?又如何能經由願景的傳遞,告訴農漁民、員工、甚至2300萬台灣消費者,我們農漁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這些問號都亟需要答案,而答案的尋找與發想有時並不困難,台灣的農漁會正掌握著這個契機與責任。看到一些失業者的自殺事件,聽到許多年輕人返鄉務農的訊息,更有國外學生在校園舉槍掃射自己老師與同學的驚人新聞。就如同Rachel Carson所說的:「沉浸在地球的美麗與神秘中的人,永不會孤單或厭倦生命。」,農漁村的環境與人文正具備這一股涵養與悲憫的神奇力量,走入農漁村,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像約翰.海恩斯所感受的:「在我心中,有一個與鄉野自然版圖相對應的心靈地圖,我所開闢的路,通往外在的山坡與沼澤,也通往心中的丘壑。藉由對腳下事物的研究,以及藉由閱讀和思索,讓我展開對自己及對大地的探索,最後,這兩種探索在我心中合而為一。」,天人合一,答案就在其中。


        危機經常是轉機,期盼我農漁會領導人,能夠像歐巴馬一樣高喊一句Yes we can. ,激勵全體同仁「是的,我們可以創造正義和平等。是的,我們可以帶來機會和繁榮。是的,我們可以治癒這個國家。是的,我們可以修復這個世界。是的,我們可以。」(本文將刊載於230期農訓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eire1961 的頭像
    freire1961

    我與台灣的農漁會

    freire19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