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作家威爾斯在《世界簡史》一書中寫道,「不適應就滅亡,向來都是大自然不可動搖的定律。」而在《未來產業》一書的序文中,亞歷克‧羅斯也提到「土地是農業時代的原料,鐵是工業時代的原料,數據則是資訊時代的原料。」那身處於資訊時代的農業經營者,到底應該運用什麼原料?怎麼整合、產出與行銷?才能適應,才不致於滅亡呢?
什麼是農業經營的最佳模式?或許是Pchome的詹宏志先生在「農漁會總幹事論壇」中所說的「如果農產品還沒收成就已經賣完了」,那會是一幅多美好的畫面啊!日本人執行任何計畫首重「情報」,所有的決策一定在完善的情報蒐集與縝密分析之後,方能做出決斷。當然農業不同於工商業,數據的蒐集與分析並不容易,但這並不表示農業經營者就可以不管外界環境的變遷,不問世事埋頭苦幹。相反的,不論是從事幾分地的種植,或是大面積的農企業,我們都建議你應該每年提出自己的「營運計畫書」,比照一家企業,用心的寫下你的經營理念、目標市場、經營團隊、關鍵技術、財務狀況、競爭對手與營運風險等,在一字一句的草擬中,自己的不足之處與來年的雄心壯志都會逐步的從模糊到清晰。
連著三年,在農糧署的計畫委託下走訪臺灣的「亮點茶莊」,顧問團隊看到改變也看到挑戰。感謝顧問陪著我們不辭辛勞的南征北討,在一個茶莊接續一個茶莊的漫長車程中,來自茶業、觀光、品牌、行銷、網路與國貿等不同背景的專家,都會從一家虛擬公司IAC(國際農業顧問)的角度來觀察剛剛拜訪過的茶莊,她的問題剖析與解決策略,涵括技術的專業與品牌的建立,當然也有農二代如何順利接棒的議題。不同世代當然有不同的經驗與作法,正如同林弘全所提到的從「傳統經營模式」跳躍至「平台經營模式」,傳統經營模式的主要價值在於內部優化,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進而以供應鏈的概念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通常需要有守門人把關。而二代接班人大多更擅長於平台經營模式的運用,以雙邊甚至多邊整合來達到去中介化、去中心化的目的,強化外部資源整合以確立效益最大化,廣泛利用網路,並弱化守門人的角色。兩代之間會有磨合,但我們更看到機會,適時的給出引導,並給予祝福。
如果未來全球人口一如預期的增加到90億以上,那糧食產量就必須成長70%,這或許是未來農民必須面對的共同課題。然而,除了大量生產的迫切性之外,未來農民還是得守住一份自己的使命感,堅持生產安全美味的食物,提供給消費者身心健康的承諾,回歸務農的初發心,讓農業真正回到一個屬於生活的與生命的產業。
留言列表